一棵棵挺拔、翠绿的小树分布在厂通路两侧,花坛里朵朵万年红、黄菊互相簇拥,焕发着勃勃生机……开门见绿,美景触手可及,一个个设计别致的乡间驿站,让人感受到的是舒适与温馨。年过花甲之年的家住祁各庄镇毛庄村村民杨秀兰经常带着小孙女到附近驿站嬉戏,“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现在真不一样了,红花绿植,便民设施一应俱全,简直像一个大城市的公园!”杨秀兰欣喜地向我们讲述着发生在自己周围的变化。
绮丽的潮白河穿境而过,近百米宽的各式各样的绿植镶嵌在大通路等县城主要街道两侧,单骑爱好者络绎不绝地穿梭于花海、绿道之中……这就是我县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的真实写照。“城在绿中建,人在画中游”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我县的宝贵财富。县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县高举科学发展旗帜,在加速发展崛起、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始终把生态保护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按照省委、省政府“要着眼建设首都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圈,大范围实施植树造林”的要求,立足打造成风光秀丽的生态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带、健康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带,我县以城镇、村街、道路、堤防和平原绿化为重点,倾力实施平原绿化工程等七大绿化工程,计划造林34880亩,县城区实现绿化面积147万平方米,人均绿地是“十五”末的2.4倍。
以生态的意识转方式调结构。我县始终高度重视、毫不放松的抓好农业发展。把农业转型升级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型农业和设施农业转化,创建新型农业业态,扩大规模经营,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严把环保第一审批关,适当调增项目准入门槛,注重提高项目质量,建立项目退出机制,保障项目投资和效益承诺有效落实,坚持壮大三产实力。努力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引导、培植现代物流业,全力推进旅游休闲等产业发展。
以长远发展的观点完善环保设施。九届县委以来,我县不断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了县城垃圾场、污水处理场建设,结束了自治县县城环保设施空白的历史。“十二五”期间我县将对接省、市产业战略,结合县域实际,重点加大对电力、电讯、供热、供气、信息网络、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大厂新城、夏垫新城及潮白新城城镇配套功能,让自治县的发展更有底气、更有后劲!
以低碳绿色促进科学的发展。作为河北省第一个“三环”绿化县,我县以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造林绿化工作为契机,以全力打造风光秀丽的生态带为目标,大力实施绿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通道绿化7804亩。实施平原绿化工程。把城乡绿化工程与创建文明生态村相结合,主要栽植经济林和速生片林,让老百姓享受优美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取较大的经济回报;实施通道建设绿化工程。重点对蒋谭路等6条新修道路及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并对县域内主要省、县级公路两侧外延进行断带补齐;实施环县城景观林带建设工程。以完善防护林体系、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县域整体综合环境实力为目标,实施沿县城周围建设宽度不低于1000米的环城景观林带;实施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加快县城绿化、美化、园林化;实施城市森林建设工程。采取“规划造绿、退硬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措施,达到居民生活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实施首都边界绿化带工程。在与首都接壤边界5公里范围内,建设高标准绿化带;实施村屯绿化工程。以村庄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植树、公共设施绿化为重点,实现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
我县通过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让老百姓喝上了净水、呼吸上了新鲜空气、看到了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使我县成为了创业者向往、外来者羡慕、本地人自豪的宜居新城。以绿色生态建设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正在自治县的土地上涌动新一轮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