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效能廊坊”建设活动动员大会精神,6月27日上午,我县召开全县重点工作调度暨效能工作会议,决定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为期一年的“效能廊坊”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全力推动大厂发展转方式、上水平、一体化、惠民生,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我县“效能廊坊”建设按照“集中心思、提升效能、深入基层、保持常态”的工作要求,以“京津冀最好、环渤海一流”为软环境建设目标,以“好不好要看能不能减少投资者的创业、投资、建设、生产、经营的综合成本和提升创造利润的价值空间;好不好要看与其他地区相比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好不好要看本地企业家与外来投资者的评价和投资行动”为软环境建设标准,以“机关强纪律提升问责力、班子强政治提升战斗力、队伍强作风提升执行力、干部强素质提升创新力、社会强氛围提升参与力”为着力点,通过活动开展使广大干部职工谋发展、干事业、勇争先、促崛起的意识进一步增强,重质量、强管理、提效能、抓落实的作风进一步改进,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努力把大厂建设成为“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投资者最满意”的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发展的先行区和环首都的明星城市。
为深入推动“效能廊坊”建设活动,我县坚持“标本兼治、奖惩并举、人事统筹、双向提升”的工作方法,分为“学习教育、自查自纠、强力推进、总结提高”四个阶段扎实推进。在学习教育阶段,我县将坚持“每季一主题、一考试、一通报”学习制度强化理论武装,并实行“三三制”开展轮岗培训和公开承诺与交流讨论。同时,在自查自纠阶段,全县各级各部门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并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在强力推进阶段,将深入开展“简、便、专、廉”和“一评三查一通报”活动,并进一步规范执法执纪行为、深入推进“阳光政务”工程、建立效能建设监测点和开展集中专项治理。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县还将在总结提高阶段本着“精减、务实、管用”的原则,对我县“效能廊坊”建设相关制度进行梳理,形成一批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长效机制,并通过民主评议、问卷调查、明察暗访、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等形式,对各单位效能建设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