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传扬科学发展“一面旗”

走进坐落于河北大厂工业园区总投资100亿元的“首钢装备制造业基地”,到处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推土机、挖掘机等施工机械机声隆隆,各种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建设工人挥汗如雨,争抢工期。“我们选择大厂,就是看中了这里的规划!大厂的规划与首钢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在开工仪式上,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一语道破项目缘何根植大厂。从总投资100亿元的“首钢装备制造业基地”到总投资55亿元的“金隅现代工业园”,再到总投资110亿元的电动车生产项目,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大厂的项目建设成就。

县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县高举科学发展旗帜,坚持把抓园区、上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载体和重点,聚集产业不旁骛,咬定项目不动摇,狠抓项目投资保增长,力促经济实力新提升:财政收入实现年均递增30%以上,县域经济实力跻身全省20强,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进入全国民族自治县前10名。近年来,全县引进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近3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4个,累计完成投资196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县财政收入累计完成 52182 万元,占全年任务的72%,同比增收21477万元,增长69.95%;全县投资千万元以上实施及计划开工项目145个,同比增加21个,总投资358.7亿元。

科学规划绘蓝图。2006年,九届县委在深刻分析县情和认识后发特征的基础上,强化“先发靠政策、后发靠规划”的理念和认识,把科学规划放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领地位,委托国内数家知名设计单位,共同进行了大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编制完成了县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了“两轴、三区、一带”的空间布局和“一带四园”的产业布局。同时,编制完成了大厂县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大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形成了从县域空间到产业,从城市发展到村庄布局的城乡一体、定位科学、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2010年9月,我县投资1.27亿元建成了大厂城市规划馆,使我县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规划体系最为完备的县域之一,赢得了在区域功能和产业布局上的主动地位。

集约资源建园区。我县坚持把园区作为承接项目的载体,在重新规划和重点建设省级大厂工业园区的同时,新开辟了省级潮白河工业聚集区,设立了河北省新兴产业大厂示范区,创办了大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了176平方公里的县域拥有3个省级园区的开发格局。“十一五”以来,园区基础功能、配套建设投资完成30亿元,修建了大通路、蒋谭路、福喜路等连接北京的高等级公路,实施了220KV变电站、潮白河工业区供水供热系统和园区垃圾、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时,我县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实行“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开发模式,引进了首钢、金隅和鼎鸿公司等战略投资者作为主体开发园区,充分发挥企业在资本、信息、市场、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着力引进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好项目,并依托引进的大项目建设区中园,形成了建设百亿元大项目和新兴产业集群的承载能力。到2010年,园区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贡献率占到全县80%以上。

集中精力上项目。九届县委认识到,处于工业中期初始阶段的大厂正是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增加资本积累的时期,从而明确了集中力量抓项目、增投资的工作思路。我县充分发挥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瞄准北京招商引资,把重大招商活动办在北京、把大厂发展论坛讲在北京,把专业招商机构建在北京。近几年来,全县引进和实施的北京项目达88个,总投资397.6亿元,首钢、金隅、中石油、富邦德等一批“国字头”、“京字号”项目成为支撑自治县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此外,充分利用“5•18”、“9•26”等平台,全面展示大厂良好的投资环境,力促招商引资上水平。“十一五”以来,我县新兴产业比重增大,仅专用设备制造业就占到40%以上,装备制造、新型建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及食品加工制造等“朝阳产业”方兴未艾,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从2008年开始,我县申列省重点项目名列全市前茅,首钢装备制造业基地等项目成功申列为省战略产业支撑项目,占同期全市这类项目的二分之一。九届县委以来,我县在经济实力上跻身河北20强、全国民族自治县(旗)前10名,经济建设成果喜人。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县经济跨越发展的目的所在。自治县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惠民实事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从而达到了把民生工程的实施和经济发展的实现紧密集合起来,让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到广大的人民群众,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同步推进、相得益彰。

我要评论

点击进入发言
请你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返回首页
为人民服务
本网站版权:大厂回族自治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络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大厂县分公司
网页设计与制作:大厂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冀ICP备110129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