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您“冻”起来了么?
《大厂县医院院报》 本期发行日期:2017年10月1日 点击:1558次
自古以来,流传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保健谚语。
“春捂”意思是说春天来了,气温开始回升,刚过完寒冷的季节,要捂一捂阳气,晚些脱棉衣。因为此时身体中阳气同大自然一样,在慢慢升起,不能完全暴露,需要小心呵护。
“秋冻”意思是说秋天到了,天气比较凉爽,已经脱离夏季的酷热,昼夜温差较大,在10℃左右,厚衣服要晚些穿,多经受寒冷的刺激。因为人们开始稍稍添加衣服的同时,宜“养阴”,不要过早过快添加衣物,中医说秋属燥,易“阴生燥”,对身体不利。此时宜冻一下,锻炼身体机能,更有利于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
今年的秋天凉的好像早些。想要“秋冻”,首先应该多运动锻炼身体,增加身体御寒的能力。其次,因人而异,不可盲目,否则会“冻”出问题。老人和小孩处在不同生理阶段,老人全身机能处于下降阶段,孩童稚嫩处于发育阶段,所以这两类人群,应该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出汗后被冷风吹。另外,患有关节疾病、慢性咳喘、心脏病、胃肠道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不宜“秋冻”,需注意保暖,因为他们身体比较敏感,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需要慢慢适应,“秋冻”可能会引起疾病复发或加重。
(中医科医师 赵小华)